日渐火热的家居定制服务也存在不少弊端,一些中小型厂家业务不精、恶意加价、偷梁换柱;由于家居行业仍旧缺乏与统一的定制标准,导致服务水准良莠不齐;定制家居虽然看上去显得“高上大”,但除了价格昂贵的特点外,消费过程中还容易遇到其他陷阱。当“私人定制”的风潮席卷家居市场,不少商家都希望借助这亮点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目前市场上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正规企业着力开展较为全面“定制服务”外,一些中小型厂家所谓的“定制”服务,存在“定制”混乱、恶意加价、偷梁换柱等陷阱,造成消费者受到权益的损害。
按照有的消费者的描述,虽然都说是'定制',但是有的家具可以从设计到尺寸全按照消费者要求,有的仅仅是产品内部添加一层抽屉或者换一种颜色而已,这在之前都是免费的,怎么忽然就变成收费的定制项目了?购买时一直以为原本就比普通家具高出很多的标价就是定制完成的最终的售价,但是定好后商家又以更换环保材质、增加五金零件、人工设计为理由收了好几次费。所谓的 “定制”并非是按照不同规格的卧室进行每件家具的“量身打造”,而是仅提供以上家具的颜色、床品高低箱和衣柜内少量设计的选择,与预期的“高端定制”相差甚远。”商家解释称,最初标注的定制产品售价是根据异形定制的机器生产制作成本而定,因此具体的材质、零件的定制导致的成本变化需要消费者额外支付。对于“定制”的具体内容和价格,不同品牌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一些原本免费提供的可选择服务也被销售人员冠上“定制”的帽子进行随意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