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采购业务步伐
在市政府采购中心的会议室里,悬挂着一面写有“心里有学生,教育为先眼光远;手中办实事,好事快办效率高”的新锦旗,这是市教育局为了感谢市政府采购中心急事急办、加班加点完成了今年秋季地方教材及配套教辅采购工作送来的。记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市政府采购中心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采购项目,秉承“急采购单位之所急”的服务态度,主动加班加点,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先后完成了“扩大深圳居民赴港个人游试点工作”临时办证厅系统建设、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储备药物器械、市公安消防局消防设备采购和全市社工服务岗位、2009秋季地方教材及配套教辅等多达628个项目的采购工作。完成采购预算金额209759.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90426.8万元,节约资金19332.7万元。完成协议采购预算金额57683.2万元,成交金额52370.8万元,为政府节约资金5312.4万元。
正式实施政府采购预选供应商制
创新工作方式是“服务年”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今年这一指标系列,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李健成给中心打了90分的高分。他介绍,在市纪委、市财政委的大力倡导下,中心各部门经过历时一年的大量调研、反复论证后,今年正式出台了一项创新性的采购方法——政府采购预选供应商制度。
与传统采购方法相比,预选供应商制度具有六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适用范围更广。目前已经实施的或正处在资格招标阶段的预选供应商包括小额装修工程、家具、小额物业服务、律师服务、会计中介服务、因公出国(境)经办代理服务、资产评估、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服务器等多种类别;二是精细化程度更高。在制定招标方案时,根据各项目的特点,分别细化了评标定标方案。仅在打印机资格招标中,就分为34个配置档次分别进行招标;小额装修工程细化为20万-60万和60万-200万两个档次,采用不同的定标办法。可以说,产生中标供应商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管理更加精细;三是竞争更加激烈。首先是引入了二次竞价的方式。如在小额装修工程、小额物业服务、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服务器等项目中,在资格入围的基础上,供应商参与具体项目的竞争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竞价,价低者中标。其次是扩大了竞价范围。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二次竞价中,允许社会代理商参与报价,与入围供应商同台竞争,进一步扩大了竞争范围,最大程度地压缩价格水分,确保价低、质优、服务好;四是采购效率更高。与公开招标平均需耗时一个月相比,预选供应商制度从接到采购申报到安排抽签或者谈判,只需要7-10天的时间,大大缩短了采购周期,提高了采购效率;五是投标成本更低。对于小额装修工程、家具的预选供应商项目,供应商不再需要制作投标文件,只需要通过抽签或者网上报价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因此,大大降低了供应商参与投标的成本;六是更加公平、公正。预选供应商制度大力引入抽签和网上报价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方式,减少了人为因素,更加公平、公正。
据悉,随着“市工商局龙岗分局工商所维修工程”、“民治税所办公家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宝安分局物业管理”等预选供应商项目定标产生中标供应商,标志着该制度已经铺开并正式实施。
加强协议供应商监管
此外,中心还在加强协议供应商监管方面下足了功夫。今年前三季度,中心共检查供应商163家,通过检查强化对协议供应商的履约管理,防止出现违规行为。一是对新中标的公务车维修、保险、加油和印刷等行业的157家协议供应商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还通过补训的方式,对870家供应商进行一对一培训,提高其履行协议的能力,确保协议采购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认真做好对协议供应商的履约考评工作,将130家企业纳入履约考评,出台了服务类协议企业履约考评办法,在月报上报、信息上传、采购业绩、履约情况等四方面对协议企业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