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指导下,中西部地方政府为家具企业提供了包括土地、税收、基础设施、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其实,产业向西发生转移的,不仅仅是家具产业,还有诸如电子、纺服、鞋等等。他们看中的,是中西部城市的兴起,当地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中西部二、三线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是否进行西迁转移,抉择的背后,归根到底还是成本的权衡。我国当前家具企业的“软肋”不是生产基地所处的位置,而是“软实力”,这才是问题的出发点和核心。笔者也再次重申,家具企业陆续谋求西迁,其实质就是家具产业的整合与升级。
如果是家具业大企业迁转,由于他们在规模和资金上有较大的优势,管理与运营相对完善,整合能力强,能促进当地更多的就业与税收,更受当地政府欢迎;如果是中小企业,若仅仅是贪图“硬环境”带来的低成本,到头来很有可能“折腾”得头破血流。
家具制造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如果仅仅是依靠外部给予的一些“优惠”去降低成本,而不是把企业做扎实,努力提高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如增加品牌价值、优化产品结构、改进生产线、加大营销创新,纵然西进转移了,也不一定就能保证足够利润,反而成了“冒进主义”。而且,即便是西迁成功,适应环境,产生效益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期间,中西部与东部区域之间差距会越来小,优势不一定就能保持长久。况且,大家都去了,凑一块了,竞争势必也非常激烈。这从长远看来,坚守“突破”与转移“求生”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根本上来讲,家具企业要做的不是转移,而是转型;练好内功,积极寻求走品牌化、精细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本文原创者:洛阳铁皮柜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