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领域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市场需求的井喷,使洛阳家具卖场的面积和体量不断扩增,面对更多的外地品牌纷至沓来抢滩市场份额,洛阳品牌家具的表现平平,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品牌影响力,都无法与外地品牌抗衡。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卖场升级换代迫在眉睫,调整产品的档次与品质,意味着一些产品将被淘汰出局,其中就包括一些“地产品”。“地产品”,其实就是出自本土家具制造企业的产品。“按理说应该扶持和培育本土品牌的,但近几年,‘地产品’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消费理念的变化,很难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卖场内‘地产品’的数量屈指可数。
从今年开始,为了与市场对接,其经营的品牌开始逐渐向国内二线品牌看齐。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撤店的本土品牌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就只能下沉到三、四级的乡镇市场谋发展。一边是尴尬的撤退,一边则身陷重围。传统流通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家具流通业的发展,在一批有实力的营销企业的引导和推动下,国内主要家具生产基地,如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地区的知名家具和区域性品牌几乎全部进驻洛阳家具市场。近几年,国外家具厂商也看好国内家具市场的发展空间,来自国外的家具开始抢占销售市场的份额。数量上的弱势使本土品牌家具淹没在“入侵者”的包围中。本土品牌的比例不到3%。
回顾历史,洛阳铁皮柜家具行业并不缺品牌。经过30余年的发展积累,制造企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优势,销售网络不仅覆盖全省,而且辐射到省外市场。但现在有些家具大品牌已经竞相外流,随着国内家具流通市场的成熟与完善,传统的地域经济模式早已被改写,南北家具相互倾销,洛阳家具市场上的品牌家具数量与日俱增。目前洛阳品牌家具数量稀少,整体实力较为薄弱,只有个别品牌可以进入高中端市场,其他的都还徘徊在中低端,或者停滞不前。
长期以来,只要谈到山西家具企业的发展,观念落后、技术含量低、研发设计人力资源匮乏三大因素被视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现实瓶颈,被外界所诟病。在追究主观原因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制造业不发达是洛阳家具企业先天不足的一块硬伤。所以看上去热闹非凡的省城家居市场,走在前面的总是流通市场和消费市场,而跟在后面的家具生产企业给外界的印象似乎永远处于生长期。
本文原创者:洛阳铁皮柜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