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工业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具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成为繁荣国内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年来,我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曲折发展的前30年和快速增长、壮大、提高的后20年两个时期。
曲折发展的前30年
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家具工业的发展是缓慢的,经历了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
建国初期,经过组织个体手工业劳动者,走合作化道路,解放了生产力,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北京市1953年木器制造业共772户,从业人员6608人,年产值1200万元;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组成公私合营家具厂10家,家具生产合作社12个,总产值达2902万元,比1953年增长141.8%。
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家具行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制约,同时还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挫折。第一次是从1958年起,在“大跃进”的影响下,不少家具厂改行转业,致使家具生产急剧下降,花色品种也从1957年的2100种,减少到1960年的1450种。
1961年至1965年,由于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了手工业管理机构,调整了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向,大力组织改行转业人员归队,家具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家具生产再次受到挫折,在这段时间内,又有大批的家具厂改行转业。据对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沈阳、武汉、西安等15个大中城市的调查,这些地方1972年的家具生产量由1966年的150万件减到93万件。由于生产下降,市场家具供应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国家为了稳定和保证家具的生产和基本供应,从1972年起将家具生产计划和原材料供应纳入轻工业部管计划,同时,还多次采取紧急专项安排,组织人员归队和进行技术改革等措施,使家具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以致不得不采取凭票供应的办法,以保障人民生活的最低需要。
洛阳文件柜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