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有企业的文化特点,无论多么职业化的人才到一个新单位,企业老板都要陪读工作,帮助职业经理人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行业特征,因时制宜开辟试验田的思路,让职业经理人去创造和发挥价值。一个人进入企业,大致分为:了解调研期、实验开发期、价值创造期、持续改进期。在前两个阶段,企业老板要像放风筝一样,拉的紧一些,风筝会迷失方向,放手可能造成风筝掉落,如何把握好这个力量感,让风筝能够稳健的翱翔天空,就需要老板的职业化土壤塑造。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老板的胸怀和格局也是最大的考验和挑战。
对一个组织来说,最难的就是统一思想。大部分的职业经理人思想认识也没有达到那个炉火纯青的地步,三天不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加上现实的诱惑,人的意识和态度,就会受到周遭的环境影响。另外一个方面,企业老板要关注你的组织系统,思想教育持续引导的同时,组织优化更能促进职业化团队的健康发展。倘若一个水池,外面的水进不来,里面的水出不去,内外之水产生不了流动,这个水池只是一滩死水。企业组织就像一个水池,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是正常的,有的企业就是处理不好这个人才流动,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正确处理企业人才流动,更是体现一个职业化团队的素养,一个职业化企业的素养,也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造出职业化的人才,这个行业才能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对职业化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和组织优化,是持续改进企业职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企业组织就像一个水池,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正确处理企业人才流动,更是体现一个职业化团队的素养。职业化团队需要持续的教育引导和组织优化,职业化团队追求是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创造,企业老板不要以为职业经理人已经进入持续改进期,在这个阶段,是职业经理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经过前三个阶段,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的磨合也渐入稳定。人一旦稳定,就会空虚寂寞,就会带着一种认识评判的思维来看待企业,心里骚动,甚至无事生非,这个时候,倘若老板没有做好职业化人才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依然会半途而废。这在家具企业中,引进来的职业经理人往往干不了一年半载就会跳槽,大部分的原因要归功于此。